他是宋代技法娴熟的山水画大师,气势雄壮,用笔峭劲,开一派先河

时间:2019-11-06 16:29: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他是宋代技法娴熟的山水画大师,气势雄壮,用笔峭劲,开一派先河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山川为绘画对象的画科,最初做为人物画背景,至隋唐开始才有相对独立的山水画创作。古人作画讲求“真”,即写自然之“真”,着力创造山水画形式和程式之美,画面讲求皴、擦、点、染等技法的呈现,又讲求笔墨的韵味,随后这也成为了山水画的既定符号。在众多山水画家中,李唐就是这么一位技法娴熟的艺术大师。

李唐擅长山水、人物。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兼工人物,初师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并以画牛著称。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

从存世的画迹和有关史料记载来看,李唐的山水画我们可以以“南渡”为分界线,分成了两个时期。前期,北宋时期,由于山水画在五代时期已经达到一个高峰,所以在北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只能说是一种在高峰之下的一种惯性发展,处在一种复古保守的状态,这点可从李唐山水画《万壑松风图》中得到证实。

《万壑松风图》在构图上,中间有一主峰突兀,有清晰的山石结构,给人一种雄壮而敦厚的美感,山石皴法密而浓厚,各种皴法并用但用小斧劈皴居多。画中主峰下是一群松树,树体造型各异却错落有致浓密团结,画幅右下有小径由下往上,左下部分可见溪水流出,一直进入左下角的小潭。全图山势雄伟敦厚,石质方而坚硬,棱角有尖锐之感。从此能一目了然看出李唐的这种画风是来自前人荆浩和范宽之法。

《清溪渔隐图》为其“南渡”后的作品,此画卷末树干间署款“河阳李唐笔”。此图清新淡雅,有雨后清新之感袭面而来。从技法来看此图,山石的皴法已经从前期的小斧劈皴转变成为典型的大斧劈皴,以大笔蘸墨果断一扫而过,以面为皴,尽显笔墨。山石皴法轮廓线清晰可见,刚劲果断。水纹画法相比较之前的《万壑松风图》,已经从之前的鱼鳞纹式样变化为简洁的回环纹式样,这一点我们从《格古要论》中可以得到证实:“其后水不用鱼鳞纹,有盘旋动荡之势”。南渡后,李唐绘画的风格除了皴法从小斧劈皴转换到大斧劈皴外,树法、构图、题材等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树法较之前,不再是用双钩的笔法先勾勒出树木的形态,而是用浓墨直接一笔画出树干,再用淡墨渲染树叶,整幅画面犹如雨后清新一般,水墨感淋漓酣畅。构图方面,前期的全景式构图,转变成“近景”式构图。当时花鸟画家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将花鸟完美入画就想办法采取放大特写的方式,也许李唐正是受到当时花鸟画构图的影响所以也将这种构图方式挪用到山水画中,并且取得了不一样构图风貌和山水趣味。

李唐山水画赏析——

除了山水,李唐还画了不少飞天美女图。

李唐是南、北两宋山水画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挣脱出了之前的荆、范式的山水法则,把山水画引向了另一片风景,这也是继五代山水后实现的另一个山水画史上的高峰。李唐把北宋完善的北派山水画创作带到了南方,南北山水融合,将北方刚劲的山水皴法置于南方清新秀丽的境地之中,创作出了动静相印的,刚中带柔的南宋山水画,开启了南派的水墨山水画风,促使了南北两大地域的山水画达到一定的融合

上一篇: 马云:工业时代的教育不转变,未来孩子可能...

下一篇: 原创狗宝出生后该如何喂水?主人应了解爱犬...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