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时间:2023-02-22 18:41: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坐骨神经痛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的病损,引起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外侧、以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
 
 
一、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变在椎管外沿着坐骨神经走行。如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盆腔肿物、盆腔炎、产钳损伤、梨状肌综合征及全身疾病比如糖尿病、中毒和周围血管的疾病等。二、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发生在椎管内脊神经根处。如腰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腰椎管狭窄,各种脊柱炎,脊椎裂,脊柱结核,腰骶脊膜炎,椎管内血肿,脓肿及椎管内的穿刺损伤等。
 

 
 
干性坐骨神经痛:一般是亚急性或者慢性发病。腰部疼痛不明显,主要是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疼痛。但咳嗽、喷嚏、排便等增加腹压时疼痛加重。小腿及足外侧感觉障碍明显。坐骨神经病变远端支配肌肉无力甚至轻度萎缩。于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膕窝中央、腓骨小头下及外踝后面沿坐骨神经走行有压痛。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根性坐骨神经痛: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腰背部酸痛、僵硬、不灵活。疼痛沿坐骨神经自腰向一侧臀部、大腿外侧直至砸背外侧放射。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持续痛,阵发性加剧,睡眠时、咳嗽、喷嚏、排便等增加腹压时疼痛加重。小腿外侧自觉麻木感。患者取特殊的减免疼痛的体位,脊柱侧弯。腰骶部脊椎部有压痛、叩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为阳性。小腿侧足背感觉减退,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原则是:首先查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在病因治疗的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卧硬板床休息、根性坐骨神经痛可行脊椎旁、硬膜外、骶管阻滞疗法;干性坐骨神经痛可行坐骨神经阻滞或沿疼痛走行部位的神经阻滞或痛点阻滞。可配合使用非麻醉类镇痛药和维生素B族药物。同时可行牵引、理疗、针灸、按摩、中药等。
 
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我们需要的是合理的运动,合理的睡眠习惯,正确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有更好的身体。
 
文章来源:北京医院 疼痛中心 主任医师 教授 赵英
 
更多疾病知识,以及预约挂号、就医咨询等免费就医服务,可关注名医汇官方微信 “mingyihuinet”(复制此名称,进入微信搜索添加即可)。 名医汇,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提供预约挂号、网上咨询、陪诊服务等多项免费就医服 务,依据患者真实的就医分享与点评,倾力打造“名医排行榜”,精准读取你的就医需求!
 

上一篇: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与治疗方法

下一篇: 关节炎的类型与分科治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