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丨清华何平:金融科技连续着互联网浪潮

时间:2019-11-18 18:31: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九卦丨清华何平:金融科技连续着互联网浪潮

来源:金融智库CCFR,原编辑:佳莹

2019年11月12日-13日,“《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不确定时代的变与不变”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清华经管学院中国金融中心研究主任何平受邀参加圆桌对话“金融科技的浪潮”,发表了以下观点:

“金融科技的使命是什么?对于当前中国,就是帮助中国信用体系的重构,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转向市场主导的信用体系,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发展金融科技对监管部门来讲,一定要概念清楚,识别金融服务的本质,以及它对应的成本是什么,然后考虑它的外部性,才能真正实现一项新型金融技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在中国发展金融科技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人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而最大的劣势在于中国人传统的信用意识是刚性兑付,风险意识较低。”

特将主持人和何平教授的问答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清华经管学院中国金融中心研究主任,何平

主持人

请先自我介绍一下,并谈谈您和Fintech的关系。

何平:

大家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的何平。2016年,我开始接触金融科技,在清华举办了一个"区块链论坛",然后开始讲授区块链科技和金融课程;2018年我发起成立了清华经管学院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最近比较关注区块链,并非常积极地推动区块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我觉得金融科技是个全新的金融业态,尤其是区块链,所以还是很期待一些新兴事物的出现。

主持人

我这里有三个问题,1. Fintech的定义是什么?2. Fintech的分类是什么?3. Fintech的使命是什么?

何平:

金融科技的定义在各阶段都不相同,上世纪80年代,金融科技就是金融机构内部使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用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这20年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了独立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机构,比如互联网金融、P2P、众筹;2011年开始,金融科技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各类技术,除了互联网之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加上现在的5G,未来可能还有别的技术,都参与了金融科技的改造,它最主要重要的作用是重构金融行业的产业链条。

金融产业链是很复杂的,有筹资的机构,有投资的机构,还有信息生产的重构,甚至商业模式会发生改变,中心化的金融服务机构变成去中心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部重构,这是第三个层次。2011年开始,区块链如此火爆,就是因为它会重构产业链。不仅区块链,其它技术也会带来重构,比如现在最流行的词“开放银行”,银行只做其中一部分内容,很多业务分开了。

金融科技的使命是什么?当前对于中国来讲,就是帮助中国信用体系的重构,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转向市场主导的信用体系,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主持人

2019年是Fintech的哪个阶段?相当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个年代?

何平: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金融科技很多技术的起源、发展、成熟的周期都不太一样。例如互联网真正启动是70年代,经过20多年,到1995年微软这样的独角兽出现,后续的都是一些大规模的互联网的应用。那么金融科技最重要的独角兽是什么?其实金融科技早期的一些独角兽企业只是互联网热潮的连续。金融科技单独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浪潮?我觉得有些技术可以这么说,例如区块链技术。

现在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区块链的发展水平相当于八十年代末。

主持人

那么目前看金融科技还不能和互联网相提并论?

何平:

我认为金融科技还是互联网浪潮的连续。互联网会成为全新的模式,因为互联网有一个说法,互联网传播信息,区块链传播价值。从互联网到互信网,这可能是一个质的飞跃。区块链相当于什么时代?2008年比特币出现,区块链那些技术很早就有了,但是比特币是第一次开始应用区块链技术。它要大爆发大概需要20年,目前像微软那样的独角兽机构还没有出现,现在已经过去11年了,这个周期值会越来越快。

主持人

金融科技被市场接受会碰到哪些障碍?

何平: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来讲,金融科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在金融体系中,会面临两个重要冲突:第一、金融科技提供的新型产品和服务,往往会和现有的传统金融机构产生利益冲突,比如支付宝,侵占了银行支付体系的一些利益。最后它是否会真的取而代之,或者形成一个新的利益格局,这是漫长的过程。第二、金融科技提供的新型产品和服务刚出现时,因为缺少监管,容易产生巨大的道德风险,比如P2P产品。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很多时候会“水土不服”,甚至滋生一些欺骗,也会带来一些利益冲突。这个过程也是漫长的,让新技术真正服务于实体,既需要磨合,也需要完善制度。

要解决这两个冲突,监管部门的作用很大。对于第一个利益冲突,很多时候监管部门不一定只是监管金融体系中的乱象,它还会对金融体系中的利益格局产生分配作用,例如因为支付宝等支付功能对现有的银行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监管部门规定超过2万的金额不准通过支付宝转账,事实上保护了银行,又加强了对支付宝的监管。有些监管不一定合适,但一定是维护了现有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有可能阻碍新生事物的扩张和发展。直到最后有一天可能监管部门意识到,也许我们需要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新型金融科技取代现有的模式,但这个过程很漫长。而对于道德风险,监管部门既要有前瞻性的监管,出了问题又要收拾残局,不断规制,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监管部门一定要概念清楚,识别金融服务的本质,以及它对应的成本是什么,这很关键,然后考虑它的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才能真正实现一项新型金融技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主持人

如何理解开放银行?

何平:

数据开放、接口开放、软件包开放,事实上这是整个金融服务业产业链的重构。银行会更加聚焦于自己的比较优势,把一部分功能通过开放包给其它金融科技企业,或者其它的金融机构,这么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主持人

和国外相比,在中国Fintech的机会和挑战在哪里?

何平:

在中国发展金融科技最大的优势是中国人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喜欢新东西,大家总觉得新东西也许带来机会和财富,尤其电子类的产品。人民对新兴的互联网科技,移动电子技术等,接受速度非常快,这是优势。而发展金融科技,最大的劣势是中国人传统的信用意识。我们的信用意识从来都是刚性兑付,没有风险意识,过度依赖政府信用,这是一大弊病,当然金融科技可能会不同程度的矫正这种意识。

上一篇: 原创东北举重运动员入外籍后称:没在中国生...

下一篇: 原创慢性乙肝是全球药研难题,治疗要点分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