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的盘子和杯子

时间:2019-11-13 01:08: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眼睛里的盘子和杯子

在眼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拿着体检报告问:“医生,我的眼部体检报告显示C/D大,建议眼压、OCT、视野等检查。眼睛里也有C、D吗?C/D大又是什么意思?”

其实,C/D又叫杯盘比。视盘(optic disc):全称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视网膜由黄斑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称为视神经盘,简称视盘,如同一个盘子。眼底检查时,眼底所见视乳头有一个正常的生理性凹陷叫视杯(optic cup),如同一个杯子。杯子与盘子的直径之比就叫杯盘比,即C/D。

正常C/D在0.3左右。正常人的杯/盘比不会差别很大的,一般不超过0.5。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先天性杯盘比增大。C/D比值虽然超过了0.6,但双侧是对称的,眼压和视野也都正常,经过长期随访也没有进行性改变。

有些人属生理性凹陷大、比值高。但是,也有些人是病理性凹陷大、比值高,比如青光眼。青光眼引起视神经萎缩,视力最终不可逆的下降。视乳头病理性的凹陷机制目前有四种学说:

1.机械学说:急骤的眼内压增高,导致筛板前区的神经和胶质成分萎缩、变薄、并向后突出,形成深凹陷。

2.海绵状退行性变学说:视乳头表面神经胶质组织受损,使玻璃体液体通过视神经内界膜星形胶质细胞的间隙进入视神经,引起神经纤维和胶原纤维的退行性变,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所致。

3.血管学说:高眼压导致视乳头胶质组织和视网膜成分的缺血性损害。

4.轴浆传递障碍学说:高眼压时神经轴浆流动受阻,筛板外轴突空虚,节细胞蛋白合成障碍,胶质细胞肿胀,神经节细胞损害。

眼底杯盘比值(C/D)偏大,这是青光眼诊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高度近视眼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易误诊为青光眼。单纯的C/D比值扩大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要结合眼压、视野、OCT和房角等检查才能确诊,故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建议到眼科门诊进一步全面检查治疗。

上一篇: 天津体育奋进70年|青少年业训:冠军的基...

下一篇: 徽商银行首九个月实现净利润79.17亿元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