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用力过猛的“江一燕们”:亲手毁掉自己,有多容易?

时间:2019-11-10 16:09: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用力过猛的“江一燕们”:亲手毁掉自己,有多容易?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219天

1

前段时间,江一燕获建筑师设计大奖的风波,受到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10月21日,博上突然出现了#江一燕获建筑大奖#的话题。

微博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江一燕获得建筑师设计大奖的推文。

随后一些娱乐媒体开始吹捧江一燕“才女”,“娶妻当娶她”,甚至连“为国争光”都来了。

10月22日,江一燕在微博正式“承认”自己荣获美国建筑大师奖的室内,建筑,园林三个奖项。

并称自己第一次跨界建筑行业参与设计,还不忘感谢她的团队。

这消息在网络上一传播,让许多在职建筑师,或者建筑专业的学生感觉到了冒犯。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建筑这一领域上的人们,无法相信一个演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就能成为建筑设计师,甚至还获奖。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这简直是对那些冒着秃头的风险,苦读7、8年的人们的侮辱。”

随后江一燕又出来回应了一条,总结起来的意思就是:

你们不要随便质疑我,虽然我的确长得比较像颁奖的,但这些都是通过我的努力得来的,如果说我这次获奖是假的,难道我以前去乡下支教也是假的吗?

对此,网友当然也并不买账,还有人陆续扒出她在支教时的一些不妥行为:

比如教孩子们如何用单反,网友质疑这个课程对孩子们的意义在哪?

比如一张支教照片里,她跟孩子们一起在泥泞的路上,但是鞋子却是崭新的。

由此,网友们猜测她连支教,都只是虚有其名。

但我觉得,单从支教来说,还是不应该光从一两张这样的照片里,去否认她的付出。

总之,这一风波让江一燕遭到了不少的质疑。

刚平息了几天,11月7号,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回应又让这件事被大家记起。

工作室的回应也证实了,江一燕是作为业主,提供了设计要求,团队从她的想法里得到了启发,进行了这一建筑的设计。

通俗地讲,就是江一燕作为甲方,给乙方提出要求,人家将她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实际。

然而,一开始,网络上的那些文章,说得就像江一燕作为设计师获得大奖一样。

在这一点上,吹嘘得确实有点过火。

网友的不买账,自然也可以理解。

2

这一件事,让大家又回想起,年初的“不知知网”翟天临。

2019年1月31日,已经顺利从北京电影学院博士毕业的翟天临,收到了北大博士后的录取通知书。

他在微博意气风发地贴出北大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并配上一行铿锵有力、正能量满满的文字:

“新的旅程、小翟要加油!”

高学历人设、学霸演员的flag,就这么成功地立起来了。

然而翟天临没有想到,人生的过山车,竟然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春晚结束后,刚走向人生巅峰的准博士后、知名演员翟天临上直播。

在直播里,被网友询问知网论文,从他漫不经心地回复了一句:“知网是什么”开始,翟天临驶向最高处的过山车,就开始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下降

据网友考证,与他同期毕业的19位北影博士都能找到公开发表的C刊论文,唯独翟博士没有;

翟博士公开发表的小论文查重率超过40%,且与演员陈坤10年前发表的论文高度雷同;

高考成绩也被扒出只有348分,数学19分的成绩也让吃瓜群众大跌眼镜。

半个月时间,学霸翟博士从巅峰一路跌到谷底。

这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翟天临的老师在节目上送给他的一句话:

“别嘚瑟。”

纵观这几年来,已经有好几位艺人,扑街在“学霸”“才女”的人设上。

比如自创“诺贝尔数学奖”的靳东;

比如声称“费尽力气转学到哈佛”,但其实是哈佛的成人社区学院的范玮琪。

展现自己的才学不是不可以,但没有真材实料又爱吹嘘,只会适得其反。

牛皮吹得越大就越容易爆炸,可是他们却不懂得适可而止。

正如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1068:包装效应》里提到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实力。

如果“腹内空空”,即便模仿那些外在包装,也是“形似神不似”,很快就会露出马脚。

3

许多人喜欢追求做个斜杠青年,总觉得在自己的名字前加越多的前缀就越好。

可是却不知道,与其对一大堆的东西一知半解,还不如专注做一件事

就拿拥有众多头衔的江一燕来说,她作为演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吗?

很多人一提到她,只能...那谁那谁啊那谁!唯一想到的还只是一期综艺节目。

10月23日,同时上热搜的还有一件事:

屠呦呦获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这个大奖可是实打实的国际大奖,全球只有3位获奖,其中之一就是屠呦呦。

这个奖的分量,显而易见。

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在20世纪80年代挽救了许多中国人的生命。

让这个曾经与艾滋、癌症并称世界三大致死症的顽疾被攻破。

不光在中国,非洲的疟疾致死率也下降了66%,5岁以下儿童疟疾死亡率下降71%。

屠呦呦做成这件事,用了整整50年。

中间经历了高风险的以身试药,家人的不理解和一切大大小小的困难,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她的前半辈子、后半辈子,都在攻克这一项伟大的科研。

而建筑专业,同样是耗时耗力耗创意的专业。

在本科时期,建筑的好多专业都是5年学制,横跨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需要文理兼修。

曾入围过网上评选的:

智商不够别学专业

四大“太苦,太累,太难”学霸都扛不住专业之一

女生千万别选专业

全家人劝我转专业

最难就业专业之一

知乎上还有一个专门的话题:建筑师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职业吗?

底下有建筑师的妻子,“痛心疾首”道:“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嫁给建筑师。”

其难度可想而知,多少学生在这个专业上熬秃了头。

而江一燕,简简单单四个字——“跨界建筑”,无疑不是一次对建筑专业及从业人员的亵渎。

误导对建筑领域不太了解的大众,以为这是个可以轻轻松松跨界的专业。

她不单单是窃取了那位德国设计师的成果,还是对所有建筑相关工作的辛苦付出的不尊重

我们也不是说,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才是尊重专业。

无论我们选择做什么,都应该付出努力,并且足够谦虚、真诚。

而不是四处爬山,攀爬了几步路,就转头告诉其他人:你看,我已经征服了这座高山。

脚踏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吧,否则总有一天会被拆穿。

就像屠呦呦老人说的,做人还是要做点实事儿

共勉。

上一篇: 金华首个就业援助服务规范出台!这些人可以...

下一篇: 原创今晚!浙江广厦大战山西男篮,李春江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