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强工地”的背后......

时间:2020-02-04 13:39: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宇宙最强工地”的背后......

“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萤火汇聚成星河。”

今年春节,电影、话剧、音乐剧或取消或延期,贺岁档被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造的直播取代。这个耗时10天,每日不间断的直播成为中国速度最好的展现,千万在线网络云监工成为中国速度最真实的见证者。

图源@北京日报

2020年2月2日,一个特别又神奇的对称日。疫情发生前,有很多新人计划在这个“反正都爱你”的日子喜结连理。疫情爆发后,民政局相继取消婚姻登记,但这天依然有爱。

2月2日,历时十天修建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完工,交付军方。

10天10夜

240小时日夜赶工

3.39万平方米

419个病房

1000张床位

千台大型机械设备

千万人在线监工

......

火神山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串串冰冷数字,更是 7500多位有血有肉的建设者十天十夜,不眠不休的成果。他们用火速、神速般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效率。

图源@8KRAW

从前期选址、勘探、设计,到汇集人力物力财力,再到施工建设和正式完工。 回望过去十天,火神山背后的建设者们每天都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1月23日 以79岁黄锡璆博士为组长的小汤山医院设计团队,时隔17年再次集结。象征“火神驱赶瘟神”的武汉版小汤山设计建设正式启动。

黄锡璆博士说: “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 小汤山 ”实战经验,只要祖国需要,随时可以出发。”这位年近8旬的老将重新披挂上阵。

黄锡璆博士手写请战书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既要速度,又要质量的关键战役。

1月24日 大年三十的团圆被火神山的忙碌取代。中国建筑、中建三局、武汉建工等建设者纷纷发出“战疫情,召必回,战必胜”的请战书,千余名建设者和百余台机械设备共同汇集于武汉蔡甸知音湖畔。

“铁娘子”胡晓红放下年夜饭的筷子,离开两个孩子,带着工人赶赴火神山。她说: “既然是中国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去哪里。”

图源@中国妇女报

除夕夜,露天下。建设者们站在街边吃完了一顿特别的年夜饭,没有一句怨言。他们说: “吃完还要继续赶工,不能耽误工期。”每个人都在默默努力。

图源@人民日报

1月25日,大年初一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建设者们在悄然夜色中打响了这场战“疫”的第一枪。5G基站开通,管道、电缆安装工作相继按部就班进行。

项目经理张正林带着百余名党员建设者在党旗下宣誓: 我们一定不负嘱托,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坚决完成建设任务,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图源@人民日报

1月26日火神山医院进入赶工加速建设阶段。中建三局的员工刘星在建设现场偶遇自己的亲兄弟刘飞,他甚至不知道亲兄弟吃在哪,住在哪。兄弟俩在抽空说几句话后又匆匆分别,返回各自岗位继续投入工作。

图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他们的妻子都是医院护士,四人放弃春节假期,从家乡赶回武汉,一同奋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他说: “家里建了一个群,每天为他们加油打气,希望医院早日建起来,早日战胜病毒。”谢谢这些一线奋斗者们的亲人,是你们的支持,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

1月27日火神山开工的第四天。山西小伙刘英杰带着他的7位集装箱装配熟练工友驱车 800公里,花费近 10小时到达火神山现场。在仅休息四小时后,他们迅速投入施工,并又召集了十位同行从西安赶来,一同支援火神山建设。

他说: “父亲参与过12年前汶川地震的临时住房搭建,以前没干过这么急的活,但能帮助武汉就值得!”12年前的刘英杰还是一个坐在课堂里的初中生,12年后,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为火神山“再 加一把火”。

除夕当天,中建三局的员工严杨独自驱车奔赴武汉。在经过火神山医院数日建设后, 1月28日,严杨又马不停蹄转战雷神山医院建设。

他说: “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一定要冲在最前面!”他最大的心愿是忙完后,好好给妻儿打一个视频电话。

奋斗在一线的严杨

和严杨一样,火神山协调员李凯凯也将奔赴雷神山。在听说要建设武汉版小汤山后,他火速从老家出发。

不知道火神山具体位置,不知道承建单位的他费尽周折,最终靠朋友提供的定位照片,成功找到火神山,加入建设。匆忙吃饭,忙到凌晨3点是他的日常。

为了抢工期,凌晨的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依旧灯火通明。 1月29日,工期的第6天,火神山医院已初见雏形。

图源@人民日报

河南洛阳的一家家居厂接到了武汉火神山医院20万元医疗柜的订单,当老板袁先生得知是火神山的订单时,他主动说: “不用买,我们免费捐赠。”

面对储备不足的情况, 14家企业争相捐赠,他们说:“人命关天。”连夜加班凑齐所有货物,一同送往武汉。

对于这些规模并不大的企业来说,20万元或许并不是一笔小数字,但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火神山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

图源头条@大河报洛阳新闻

1月30日 火神山建设的第七天,医院已具规模。原本往日荒草丛生的知音湖畔此时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就如同火神山医院与病魔抗争拯救生命一样。

夜以继日的鏖战里,没有抱怨,没有价格和条件的讨价还价,更没有放弃。来自各地,操着不同家乡口音的千位建设者在武汉争分夺秒,只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图源@人民日报

图源@人民日报

1月31日火神山已完全建成,晚23:49火神山医院全部通电。这关键的一步,不仅仅是建设现场的重要突破,它还给屏幕外千万“云 监工”们和无数国人带来安心和欢呼,更为病患们带来活下去的希望。

图源@北京日报

2月1日中午12点,在建设者们、“呕泥酱”、“叉车小黄、小绿”们......的共同努力下,火神山基础施工全部结束。病房内病床、医疗设备、洗手间、热水器、空调一应俱全。

图源@中国建筑

2月2日 历经十天建设,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军方,千位人民解放军奔赴火神山。

图源@人民日报

2月3日火神山转入了第一批病人......

除了火神山,武汉雷神山也将于 2月5日正式交付。

图源@央视新闻

寒冷的一月末,站在新建好病房边吃盒饭,窝在板房旁狭小又潮湿的泥土上休息,这是火神山现场的常态。还有因熬夜通宵赶工而布满血丝的双眼,被风吹红的双手和耳边此起彼伏的“快点,搞快点”……

图源长江日报

哪有什么“ 基建狂魔”,不过是一线建设者们不分昼夜,拼命般地辛苦付出。

图源@封面新闻

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一群逆行者穿上盔甲的负重前行,是一批又一批朴实建设者们放弃平安、放弃家庭团聚,对自己岗位的敬业坚守。

图源长江日报

十天建成医院的高效率不仅感动我们,还震撼全世界。不少外国人纷纷赞叹、敬佩中国速度。

“上帝在七天内创造宇宙,我认为上帝就是中国人。”

“中国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建设者,在澳大利亚,政府需要25年时间来做出决定,然后再用20年时间来建造,成本会是50倍,且最后仅以项目的四分之一完工!中国在国家建设方面的决心和果断总是让我吃惊!”

图源山西晚报

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崔娃” 特雷弗·诺亚感叹中国高效:“要10天内建一座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医院,没有任何国家可以这么神速。”

图源@观察者网

十天建成一所医院,这是我们的骄傲。

不仅仅是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从五湖四海火速驰援湖北的支援团队、试剂盒的迅速研发、源源不断运输医疗物资的物流.......他们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

我们始终坚信, 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年过春来,武大樱花树下、黄鹤楼边、长江大桥上,尽是新篇。

图源@央视新闻

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或许我们并不认识中国速度背后平凡又朴实的建设者们,但请铭记这些无名英雄们,他们就是人世间的火神、雷神。

“他们不是直接跟死神抢生命的人,他们是跟死神抢时间的人。

图源@国资小新

今日正值立春,是和冬日说再见的日子。凛冽的寒冬终将过去,愿春暖花开时,会有更多的好消息从武汉相继传来。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你做火神山和雷神山的

“云监工”了吗

You May Also Like

依然放假的初七,我想陪你坐一趟时光机

上一篇: 我对你发脾气,是因为我们亲近啊!

下一篇: 三千股跌停后的抄底思考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