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给千万人下毒的凶手,我就脊背发凉

时间:2020-02-04 00:12: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想到这个给千万人下毒的凶手,我就脊背发凉

人类的很多「病」其实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埃博拉和艾滋病病毒来自于灵长类动物;

SARS和MERS病毒的源头则是野生蝙蝠。

此次的「野味肺炎」更无须再赘述。

对于野生动物的每一次残忍猎食,都等同于在自掘坟墓。

而且,还不只是自食其果,而是直接拉下了成千上万的陪葬者。

可明知如此,许多人始终不吃教训。

即便是在风口浪尖的当下,也依然有顶风作案者。

以及,猫

为了一己私欲祸害社会的悲剧,在全世界都不少见。

远有切尔诺贝利的悲剧。

去年被拍成了年度第一神剧。

近有美国化工巨头隐瞒秘密长达几十年,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几百头牛离奇死亡、男孩一出生就面部残疾、小镇居民被诊断出各种癌症等等……

如今,它也被拍成了一部撕开人性阴暗面的剧情片——

《黑水》

Dark Waters

豆瓣8.3分

烂番茄90%。

又是一部叫好叫座的社会议题佳片。

本片出品方Participant Media,一家兼顾商业和社会价值的公司。

曾经制作出品过包括《聚焦》、《华盛顿邮报》等冲奥现实主义电影;

以及一批反思性极强的纪录片,如《美国工厂》《海豚湾》和《难以忽视的真相》等等。

圈内圈外评价都非常高。

本片也不例外。

故事启发于一篇2016年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深度调查文章——

《成为杜邦公司最大噩梦的律师》

(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作者Nathaniel Rich)

讲的是一位原本是企业辩护律师的罗伯特·比洛特(Robert Bilott)却站到了大企业的对立面,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来曝光一起化学污染的故事。

这样一部严肃题材影片,自然吸引了一大批大咖加盟。

导演托德·海因斯(《天鹅绒金矿》、《卡罗尔》),以个性独特的电影风格独当一面。

视角也往往对准一批被社会忽视的群体。

片中饰演律师比洛特的是「绿巨人」马克·鲁弗洛

和他搭档的,包括安妮·海瑟薇蒂姆·罗宾斯等等耳熟能详的大牌明星。

仅凭星光熠熠的阵容,就足以让本片得到大量关注。

实际上,抛开这些演员,它也是一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值得每一个人去关注的电影。

这要从一种人们每天会用到的厨房用具讲起——不粘锅

不得不说,这个上世纪中叶问世的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也掩盖了隐藏在它背后的危险。

不粘锅之所以能够成为不粘锅,主要归功于其内表面的特氟龙(Teflon)涂层。

但问题却出现在生产涂层的一种加工助剂上——

全氟辛酸铵(PFOA或C8)。

这是一种有毒物质,至少能够导致以下六类疾病:

肾癌、睾丸癌、甲状腺疾病、先兆子痫、高胆固醇、溃疡性结肠炎。

这些疾病在与PFOA密切接触过的工人身上尤其明显,他们的孩子也因此或多或少患上了某些先天性疾病。

如今,这些危害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但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更没有做甚至防护和应对措施。

电影里,最先发现问题的是一位农场主。

自从杜邦工厂在他的农场旁建起工业废料填埋点后,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便渗透进了当地河流中。

很快,大批喝了「黑水」的牛接二连三地患上了疯病,并最终全部死亡。

农场主找到杜邦和EPA(环保署)讨说法,却得到了这样的调查结果:

「畜群管理存在不足,包括营养不良、兽医服务不足、缺乏蝇虫管控等。」

说白了,就是把锅甩给了农民。

于是,无计可施的农场主便找到了作为同乡的律师比洛特。

要知道,在美国真正赚钱的律师都在为大公司服务

杜邦公司恰巧就是比洛特的潜在客户。

更别提,刚刚成为公司合伙人的他可谓是前途似锦。

但凡碰到这种吃力不讨好、可能葬送职业前程的案子,一般人都会选择视而不见。

然而,他却被农场主的遭遇触动了。

于是,他决定帮个「小忙」试试看——

用自己律师的身份查出真相,给农场一个说法。

没曾想,随着比洛特越挖越深,他自己也越陷越深。

直到发现杜邦一直在隐瞒PFOA实验的秘密后,他终于放不下来,决定打破沙锅问到底。

当面追问杜邦的老板,他碰了一鼻子的灰。

研究企业的历史档案,他要翻阅堆满一屋子的文件。

但他依然硬着头皮坚持了下去。

耗费四个月,他研究了所有的资料。

终于,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早在特氟龙推出之时,杜邦和3M公司就已经发现了PFOA存在毒性

(没错,此「3M」正是最近N95口罩卖到脱销的3M公司。)

他们在老鼠身上做实验、在猴子身上做实验,甚至给工人的香烟里进行测试

其结果都一样的——

死亡或者疾病。

但杜邦公司选择了沉默,因为特氟龙一年的利润就高达10亿美元。

在眼前的巨额利益和看不见的潜在危险之间,杜邦选择了前者。

工人权益、环境污染、居民健康被视而不见。

说到底,这样的「底气」竟是源于环保署实行的「自我监管」

当监管机构自己都不了解PFOA的时候,杜邦说它安全、那它自然就是「安全」的。

利用外界的「无知」,大企业掌控着标准的制定权。

甚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机构和当地居民还要对杜邦千谢万谢,因为他们给当地带来了工作、投资和触手可及的福利。

杜邦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极好。

哪怕真相曝光又能怎样,毕竟大企业是当地的命脉所在。

最终落得个赔偿,也不过只是杜邦几天的利润而已。

相比之下。

对于律师和七万名受害者来说,打赢一场官司却要花费几十年的诉讼调查和艰难等待

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是制度的制定者,告诉你一切安好。

当律师拿出铁证如山的医疗报告时,他们是制度的利用者,在法庭上尽可能地拖延着经不起消耗的受害者。

当体制选择背对着受害者时,个体又有什么力量去反抗?

也难怪比洛特说:

「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保护自己。」

冷静、克制是这部电影的风格

故事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对于悬念的铺陈上,而是放在了对于主角内心冲突和个人选择的呈现上。

律师比洛特聪明睿智、坚韧自信。

很多人觉得他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象征,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西方圣母。

但在杜邦老板眼中,他不过是个出生普通的「乡巴佬」。

这种刻印在他身上的阶级印记,也正是他坚持帮助人们的原因。

作为从底层一路打拼上来的「美国梦」代表者,比洛特却在这里看穿了美国梦的实质:

「当缺乏制度的保护时,个人在资本逐利面前永远都是弱者」

为了打赢这场官司,比洛特付出了太多太多。

受害者的去世带给了他精神的压力;

不赚钱的诉讼让他陷入了经济的负担;

甚至失调的工作生活给他的身体以意外一击。

即使这样,比洛特也从来不曾放弃。

影片结尾,他依旧坚守在「保护自己」的原告律师位上,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

「我依旧在这里。」

正是这份信念让人动容。

故事结束,杜邦公司最终用6.707亿美元了结了所有的3535起案件。

看似人们获得了迟来的正义,但其代价却触目惊心:

「PFOA已经进入了地球上几乎每一种生物的血液之中,包括99%的人类。」

包括在座的你,我,所有人。

在对利益的审判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太多太多的正义没有得到伸张、甚至不为人知。

而那些「恶」的后果早已经深植在人们的身体里面。

例如。

它有可能是一个国家对于生命的无视。

冷战期间,前苏联在哈萨克斯坦进行过长达数年的核试验。

大剂量的核辐射不仅给蒙在鼓里的居民带来了各种癌症病症,也给刚刚出生的孩子带来了无法抹去的终身残疾。

切尔诺贝利惨案更不用说,千千万万的受害者都在官方档案中被彻底抹去。

仿佛不曾存在。

又或者。

它也可能是一个社会对于人命的忽视。

九十年代,我国由于地下非法血液交易而导致的艾滋病扩散正是这样。

现如今,我们因为野生动物黑色交易而爆发的疫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过去的总会被忘记,眼前的总能让人迷失。

(资料来源:百度大数据报告)

比起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行径。

这些隐藏在阴影之中的「黑色利益链条」似乎更加难以防范,它是人们的人性使然。

我们不能渴求此时会有一位「比洛特」跳出来帮助我们。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提防这些。

让我们自己来保护自己

助理编辑:艾尔星

大家再闲,也别学香玉「自残」

上一篇: 最新!中高考是否延期?北京就业业务在线办...

下一篇: 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51.1与国...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