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什么说鲁达是真豪杰,武松顶多算是个枭雄?

时间:2020-01-25 19:09: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为什么说鲁达是真豪杰,武松顶多算是个枭雄?

作者:玉山

(鲁达)

鲁达、武松俱为厮杀汉,一拳一脚,打破天罗地网;又同样为了避祸,中途暂时披上出家人的外衣;复又同样弄假成真,那外衣穿上就再也脱不下来,到底归于空门,俱得善果。就像两面镜子,互相印照。

而这两人天性禀赋,为人处世,又有诸多不同,细细考究,其中妙趣无穷。这里只从鲁达打死镇关西与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两件事上,看看这两位的风范。

(一)鲁达为人,不假思索;武松为己,冷静周全

鲁达为人,丝毫不为自己想,看到别人有危难,立刻就挥拳冲上去。以拳打镇关西为例。与金翠莲父女萍水相逢,听了一番哭诉,得知他们被郑屠欺负,鲁达气得立刻要去“打死了那厮”,一点也不顾虑个人的身份、前程,完全是天性里一种豪杰气概,不需要思前想后。

为别人,鲁达倒是想得细致,对金氏父女,又是给钱,又是一大清早到客店护送;而接着寻到郑屠处,要打个什么结果,打过之后如何了事,对自己会有哪些不利影响,鲁达从来没有考虑过。以前央视版电视剧主题歌里有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整部水浒传里,当得起这一句的也只有鲁达。其他好汉,谁的心里没有自己的小九九呢?

(武松)

而武松的精彩,是另外一种。一趟出差回来,兄弟阴阳永隔。那是亲哥哥,是骨肉至亲,这世上最疼爱他的人。但是武松并不冲动,反而非常冷静,冷静得可怕。

他走了这三步。一步扣着一步,布局细致周全。

第一步,查问详情,问哥哥什么病、什么药、谁买的棺材,这一路问,就查到知情者何九叔、郓哥那里了,得以查明实情。

第二步,告官,获得证物、证词,去县厅告状。可知武松是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的,也寄望官方主持正义。当然告不下来。那武松就要另想法子了。这里又可看出武松的细心:他把两个证人留在自己那里。当然,这不仅是细心,也是厚道,人家给他作证,他有保护的义务。武松不仅是对自己周全,对别人也周全。

第三步,才是复仇。法律途径失效,武松只能诉诸暴力了。这一场杀戮,武松布置得天衣无缝。先是摆下酒宴,“邀”来一众街邻;再当众问罪,让人记录,并要潘金莲、王婆画押,众街邻画名;然后在哥哥灵前,把潘金莲胸腹剖开,人头砍下。再布置兵汉看好一干人等,自己去杀西门庆,杀了之后,带齐人、证见官。

邀街邻,是要他们做个见证,自己不是无故杀人,而是为哥哥报仇;更留下了书面证词,各自画押,不容否认。这是为之后自己法下求生做了铺垫。布置兵汉看好一干人等,是防止消息走漏,西门庆逃脱。这一层层,武松都事先筹划得妥妥当当,没有丝毫缝隙。

换做鲁达,遇事只怕不会有这么周全的布置,而是想都不想,大吼一声,就冲上去了;而武松,如果遇到素昧平生的落难者,一点人情关系利益关系都没有,只怕未必能够仗义相助。

(二)鲁达有急智,能决断;武松会算计,心机深

鲁达实现从来不想,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却总是能立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每到紧要时刻,鲁达必有急智,能作决断。

凭心而论,拳打镇关西,鲁达的本意并不是要闹出人命,只为一,教训教训,叫你欺负人!二,出口恶气,狗一般的东西,也敢叫镇关西?谁知郑屠不禁打,三拳就呜呼了,这个肯定是出于鲁达的意料的。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鲁提辖的急智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这边心思一动,那边“拔步便走”,何其干脆利落!打死人了,这是个意外,但鲁达没有一点惊慌,不露一点声色,更难得毫不犹豫,立刻撤退,还不忘放上一个烟雾弹,骂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这个烟雾弹放得好,指他“诈死”,郑屠那边的人就不免多费上一点查看的功夫,这就为自己争取到撤退的时间。如果当时慌乱起来,说出已经打死,那么必然引起骚动,立刻会被人喊出去,即便没人敢拦阻,鲁达也没机会回去收拾东西了。

更为难得的是,自己的官职、前途,说丢就丢,毫不拖泥带水,“一道烟走了”。提辖虽然不是什么高级军职,但是在关西一带,行情也还可以,你看书里写的,鲁达整天不是酒楼就是茶舍,买过单没有?这等好处,该撒手时,你看他可有半点犹豫?拖上几分钟,怕就走不脱了!

这等决断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明知不可挽回,可是因为自己已经做了很多投入、付出,总是舍不得丢开,还是要自寻烦恼,徒然悲戚一番,也在所难免。断然抛开之前的沉没成本,做出理智的决策,非大豪杰不能为也。鲁达就是这样天机洞彻的大豪杰,在他人生的每一处关口,总是几乎本能地决断。

而武松是人生精算师,心机无比深沉,不靠临机起急智,而是事先谋划好,哪怕是某些看上去突然爆发的激情时刻,也全部都在武松的算计之中。

正如杀潘金莲,你看武松洒泪灵前,仇恨满胸,可是怎么个杀法,是大有文章的。

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

为什么先扯开衣服,再尖刀一剜?而不是直接一刀?有论者阴暗心理从这里分析出武松什么流氓心态,这并不能让人信服。

其实这里是个法律上的设计:先扯衣服,必会有抗拒挣扎,这样拉扯在前,杀人在后,杀人是由斗殴引发,这是激情杀人;而如果上来就直接一刀,那这是故意杀人。是先扯衣服,再一刀;还是先一刀,再扯衣服,这里在量刑上差别大了去了。武松在这上面很精通的,因为他街头打架出身,和法律打交道太多了。就像现在有些老江湖,法律知识可不比司法工作者少。后来知县有意保全武松性命,就真的按这思路走,判武松斗殴杀死人命,“武松因祭献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争,妇人将灵床推倒;救护亡兄神主,与嫂斗殴,一时杀死”,岂不验证了武松的设计?前有伏笔,后有呼应,是不是一篇绝妙文章?

武松终以他的聪明精细,为自己挣得合法途径不能提供给他的公道。世道污浊凶险,英雄往往蒙冤抱屈。武松这么精明,也始终努力融入主流社会,却终不为世道所容,只能落草为寇,真是让人感伤。

(三)鲁达是豪杰,武松是枭雄

这两人都是顶天立地、磊磊落落的好汉。或许有其他方面的缺点,但是绝无卑污气,猥琐气,只有冲天的豪壮、慷慨。

《水浒传》写这两人,采用的是“仰拍”的手法,一味往大,往伟岸雄壮去写。写功夫,都是超出人类想象的神话境界,大相国寺里一株垂杨柳,鲁达“把腰只一趁”,就给倒拔起来;劳改营里,一个怕有三五百斤的石墩,武松轻轻一抱,就抱起来,轻轻一扔,就扔上去,轻轻一接,又接住了。一个人人拜服“真罗汉”,一个人人赞叹“真神人”,不都强大的如同天神一般?

而写他们为人处世,又两相对照,写出这两种精彩来。鲁达是行伍出身,军人作风,加上又是军官,自己条件那么好,所以永远一腔热血,痛痛快快,毫不拖泥带水,真是天生的豪杰。而武松没有那么好的基础,他是在街头一场场架里打出来的,从无数的吃亏里得到江湖经验,学会捍卫自己,所以谙熟世俗套路,养成了冷静筹划、周全思虑的性格。虽然他不曾像鲁达主动地行侠仗义,但是他也没有主动地去伤害谁,他以一生血海般的杀戮,为天下蒙冤抱屈的人向那个世道复了仇。终不失为第一等的枭雄。

作者:玉山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上一篇: 浅表性胃炎,你了解了吗?

下一篇: 流浪猫每天上门讨食,主动落入女子的陷阱,...


 本站广告